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1982年1月4日陕西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 颁布日期:1982-01-04
  • 实施日期:
  • 时 效 性:失效
  • 发文文号:
  • 颁布单位:陕西省人大常委会
  第一条 我省历史悠久,周、秦、汉、唐等十一个朝代曾在西安建都,又有革命圣地延安,地上地下遗存着极为丰富和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防止破坏和散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国家保护文物的范围:
  (一)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旧址、纪念物;
  (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及其附属文物等;
  (三)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
  (五)反映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六)古生物化石与古人类化石。  
第三条 我省境内一切地上地下遗存的文物,国家核定保护的文物,各单位收藏、保存的文物,均属国家所有。
  私人收藏的传世文物,所有权受国家法律保护。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于所辖境内的文物负有保护责任。
  保护文物是全省人民的光荣义务和权利。  
第五条 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是省人民政府主管文物事业的行政机构,负责全省文物保护管理、调查研究、宣传、征集、整理、发掘和博物工作。
  文物较多的地区、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门机构或在有关部门配备有专业知识的专职干部,主管本地区的文物工作。
  省人民政府遴选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及热心文物事业的人士,组成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贯彻执行国家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受人民政府的委托,监督检查文物保护管理状况;审议、论证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文物较多的地区、市、县,也可以组成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  
第六条 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设置专门机构进行保护管理;不设专门机构的,委托当地社、队或者使用单位保护管理。
  有文物保护任务的地方和单位,应当建立群众性的文物保护小组或者设文物通讯员,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第七条 重要文物,分别由省、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核定公布。
  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会同有关单位划定保护范围,树立标志说明,建立科学记录档案。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建设规划的时候,应当将文物保护单位纳入规划,加以保护。
  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修建建筑物,事先应征得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并要与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气氛相谐调。一切建筑物,不得污染环境,妨碍文物安全。  
第九条 在古墓群、古遗址附近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和其他工程项目的时候,应当会同文物行政部门商定文物保护办法。在施工中发现文物,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不得自行挖掘。
  出土文物必须交给当地文物管理单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第十条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管理单位,对文物应当保养维修,定期检查,消除隐患,防止自然损坏。
  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窟寺、石刻、雕塑等文物的保养、维修,必须严格遵守恢复原状或者保存现状的原则。
  经批准拆除或迁移的古建筑等,在拆除或迁移前,应当进行测绘、记录、照像,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拆除下来的艺术品、建筑材料交文物管理单位。迁建的,必须按原状进行建筑。  
第十一条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重视培养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人才。  第十二条 凡保存文物的单位,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防火、防盗、防霉烂、防破坏,确保文物安全。
  公安机关对文物负有安全防护的责任。
  非文物管理单位保存的文物,应当登记造册,送同级文物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文物保护单位。
  过去占用,影响文物安全或有碍参观游览的,必须限期迁出;因占用造成损坏的,由占用者负责修复。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继续使用的,应当签订使用合同,负责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维修。  
第十四条 严禁毁遗址、砸石刻、擅拆古建筑、乱挖古墓葬和古生物化石。药用化石,由生产单位商同文物行政部门指定地点,有组织地进行采挖。
  不准在文物保护范围内随意取土、取石、砍伐树木,不准在碑石、壁画、塑像、古建筑上乱刻乱划、乱涂乱抹、留名题字。
  不经文物行政部门同意,不准在古文化遗址内拣取标本。  
第十五条 复制文物和拓印珍贵碑刻,必须经省或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
  文物照像,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颁发的《
关于拍摄文物的几项暂行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为了陈列展出和科研需要,省、地区(市)文物行政部门可以从下属文物单位上调文物。非文物单位借调文物以及文物出省境的,必须经省或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  第十七条 一切考古发掘,必须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配合基建的随工清理发掘,由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
  发掘、清理出土的文物和标本,应当移交给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或指定的单位保存。发掘单位需要的部分文物和标本。由省文物事业管理局调拨。  
第十八条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流散文物的管理。文物单位应当做好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的征集工作。非文物管理单位和个人,不得征集。
  人民银行、古旧书店、废旧物资回收等单位收到的金银器、古钱币、金属制品、石刻、字画、古书、古生物化石等,经文物部门鉴定,属于文物的,按合理价格征集。
  私人捐献文物,由文物管理单位接受。私人出售文物,由文物商店和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委托的单位收购。  
第十九条 文物商品统一由文物商店和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委托的单位经营。其它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经营。
  一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禁止出口。携带、邮寄、运输文物出国的,必须经省文物事业管理局鉴定批准。
  严禁文物走私、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等非法活动。  
第二十条 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文物行政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
  (一)与文物走私、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等违法行为作斗争的;
  (二)将个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献给国家的;
  (三)发现文物,保护现场,使重要文物得到保护的;
  (四)在文物面临破坏危险时,抢救有功的;
  (五)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上有发明创造的。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由各级文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分别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制裁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一)贪污、盗窃国家文物的;
  (二)进行文物走私或投机倒把活动的;
  (三)破坏文物或者指使、纵容他人破坏文物的;
  (四)文物管护人员失职、渎职,造成文物破坏、丢失、烧毁的;
  (五)违反本暂行办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的。  
第二十二条 本暂行办法授权省文物事业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资料来源:http://law.npc.gov.cn:87/page/secondbrw.cbs?rid=78&order=1&result=C%3A%5CWINDOWS%5CTEMP%5CC11D3BD%2Etmp&page=codetitle&f=&field=%B7%D6%C0%E0%BA%C5&transword=+&dkall=0&code2=4190201&Open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