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条例
(1987年11月6日江苏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 颁布日期:1987-11-06
- 实施日期:
- 时 效 性:失效
- 发文文号:
- 颁布单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办学的主要途径
第三章 学校的开办和审批
第四章 学制和教学
第五章 毕业生的使用与待遇
第六章 教师
第七章 经费
第八章 领导和管理
第九章 附则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结构,促进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指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包括就业前的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专和职业中专)、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等学校教肓,以及其他形式的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培训。 第三条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第四条 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各单位招工用人,应首先从对口或相近专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或聘用。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领导,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好人才和劳动力需求预测,编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要充分发挥业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第二章 办学的主要途径 第六条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办好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并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增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根据需要,单独举办或联合举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班),或按“谁用人、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委托培养或培训。 第八条 就业前其他形式的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培训,在城市主要由劳动部门组织举办的培训中心或培训指导站承担;在农村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育机构和设施进行培训。 第九条 鼓励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个人兴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政府有关部门应予积极支持。第三章 学校的开办和审批 第十条 开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基本具备与办学规模和专业(工种)设置相适应的办学条件。审批时,有关部门应进行可行性论证。 第十一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设置、调整或停办,须由办学单位提出申请,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由省人民政府审批,职业高中由市人民政府审批,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由市教育部门审批。举办职业技术培训班,由市、县(区)劳动部门审批。
经批准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分别向所在市的教育或劳动部门登记备案。
凡不按规定手续审批和备案的学校,不予承认。 第十二条 新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自批准之日起,经三年不能招生的,即予注销。第四章 学制和教学 第十三条 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或四年。少数专业经省教育部门批准,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
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少数工种(专业)经省劳动部门会省教育部门批准,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
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其他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招收初中毕业生,培训时间可根据专业、工种的需要,由当地劳动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商定。 第十四条 各种形式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都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并进行就业指导,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 第十五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结合教学,加强实习和生产劳动,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应负责接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联办单位应提供实习场所,并在设备、技术力量、资金和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农村职业中学实习所需土地和水面,由县、乡(镇)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负责安排。 第十六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修业期满,由学校组织考试和考核,合格者发给经有关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其他职业技术培训的学员,培训期满,经劳动部门会同主办单位考核,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 第十七条 省、市、县(区)教育、劳动和其他业务主管部门,要定期对所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方向、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检查、监督专业技术的考核和证书颁发工作。 第十八条 省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制订或审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大纲。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组织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搞好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第五章 毕业生的使用与待遇 第十九条 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分配按国家规定执行;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毕业生和其他职业技术培训结业的学员不包分配,可由全民、集体和乡镇企业事业单位择优录用、聘用或自谋职业。 第二十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在对口行业从事个体职业的,经工商行政部门审核,可优先发给营业执照。农村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要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专长,当地人民政府应给予扶持。 第二十一条 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被全民或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录用或聘用为工人的,享受本单位同学制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同等工资福利待遇;被录用或聘用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享受本单位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的同等工资福利待遇。 第二十二条 高等院校举办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师资班、职业大学和农林等高等院校,应按国家规定招收对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推荐报考的毕业生。第六章 教师 第二十三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应热爱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第二十四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一般应具有高等院校本科毕业学历,其中某些技艺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师,亦可具有专科毕业学历;从事教学或专业工作多年、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其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实习指导教师应达到技术员或中级技工以上水平。 第二十五条 未达到规定学历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需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合格者由教育部门或劳动部门发给证书。
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进修培训,进修培训后仍不合格者,应调离教学岗位。 第二十六条 省、市、县(区)要制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规划。省、市负责建立培养、培训基地,市、县(区)负责选派教师分期分批参加培训。 第二十七条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主要由现有各类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师范学院培养和培训。有关高等院校应有计划地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师范专业(班)。对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应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凡分配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毕业生,任何部门或单位不得截留。各市、县(区)以及各办学部门,可根据需要委托有关高等院校代培教师。
各级教育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应积极选派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担任专职、兼职教师。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逐步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对在县以下农村任教的教师,其工资待遇可高于城市同级教师水平。
联办单位对派出担任专职、兼职教师的技术人员,应提供必要条件,保证他们做好教学工作。其待遇应不低于本单位同类人员。第七章 经费 第二十九条 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多种渠道解决。各级计划、财政部门、各办学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事业经费和基建投资安排要逐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从财政预算中安排职业高中专项补助经费和所属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设备购置费。
各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建投资现有渠道不变。对急需发展的学校和专业,有关地方和部门应给予重点扶持和帮助。 第三十一条 厂矿企业、乡镇、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班),所需经费自筹解决。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资办学。 第三十二条 职业高中的经费和基建投资,教育部门办的,列入同级教育事业费和基建投资预算,另拨给一定的专业教育经费;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联办的,教育部门拨给普通文化教育经费,联办单位负责专业教育经费;其他部门单独办的自行解决。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政策、资金、物资等方面支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技术服务和生产科研等活动。学校的实习工厂(场、店)按国家规定,减免有关税收。第八章 领导和管理 第三十四条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地方负责,统一领导,分级分行业办学,分工管理的体制。省人民政府负责全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宏观管理,制定有关方针、政策。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地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规划,确定学校的布局和专业设置。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大中型厂矿企业负责制定本行业、本单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具体规划,管理和办好所属学校,并限期达到规定的规模及设置标准。 第三十五条 省、市教育部门设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机构,县(区)教育部门要有专人负责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 第三十六条 对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违反本条例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按有关法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或依法进行处理。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 办学的主要途径
第三章 学校的开办和审批
第四章 学制和教学
第五章 毕业生的使用与待遇
第六章 教师
第七章 经费
第八章 领导和管理
第九章 附则
经批准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分别向所在市的教育或劳动部门登记备案。
凡不按规定手续审批和备案的学校,不予承认。 第十二条 新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自批准之日起,经三年不能招生的,即予注销。
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少数工种(专业)经省劳动部门会省教育部门批准,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
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其他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招收初中毕业生,培训时间可根据专业、工种的需要,由当地劳动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商定。 第十四条 各种形式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都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并进行就业指导,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 第十五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结合教学,加强实习和生产劳动,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应负责接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联办单位应提供实习场所,并在设备、技术力量、资金和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农村职业中学实习所需土地和水面,由县、乡(镇)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负责安排。 第十六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修业期满,由学校组织考试和考核,合格者发给经有关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其他职业技术培训的学员,培训期满,经劳动部门会同主办单位考核,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 第十七条 省、市、县(区)教育、劳动和其他业务主管部门,要定期对所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方向、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检查、监督专业技术的考核和证书颁发工作。 第十八条 省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制订或审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大纲。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组织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搞好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进修培训,进修培训后仍不合格者,应调离教学岗位。 第二十六条 省、市、县(区)要制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规划。省、市负责建立培养、培训基地,市、县(区)负责选派教师分期分批参加培训。 第二十七条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主要由现有各类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师范学院培养和培训。有关高等院校应有计划地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师范专业(班)。对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应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凡分配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毕业生,任何部门或单位不得截留。各市、县(区)以及各办学部门,可根据需要委托有关高等院校代培教师。
各级教育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应积极选派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担任专职、兼职教师。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逐步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对在县以下农村任教的教师,其工资待遇可高于城市同级教师水平。
联办单位对派出担任专职、兼职教师的技术人员,应提供必要条件,保证他们做好教学工作。其待遇应不低于本单位同类人员。
各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建投资现有渠道不变。对急需发展的学校和专业,有关地方和部门应给予重点扶持和帮助。 第三十一条 厂矿企业、乡镇、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班),所需经费自筹解决。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资办学。 第三十二条 职业高中的经费和基建投资,教育部门办的,列入同级教育事业费和基建投资预算,另拨给一定的专业教育经费;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联办的,教育部门拨给普通文化教育经费,联办单位负责专业教育经费;其他部门单独办的自行解决。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政策、资金、物资等方面支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技术服务和生产科研等活动。学校的实习工厂(场、店)按国家规定,减免有关税收。
对违反本条例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按有关法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或依法进行处理。